4月14日,首期“绿色算力产业师资专题培训班”在成都东软学院正式开班。来自全省21所职业院校的骨干教师与22家重点企业的60名技术骨干齐聚一堂,共同开启这场聚焦绿色算力产业人才培育的重要培训。
此次培训紧密围绕我市绿色算力产业布局,将打造一支“能讲能带”的优质师资队伍作为核心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市人社局积极整合清华大学智能计算研究所、东软集团等顶尖资源,全力构建教育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的育才体系,为我市千亿级绿色算力产业集群储备关键的教学力量。
在培训模式上,创新性地采用“理论筑基—实践赋能—机制创新”三维培养模式。理论课程紧扣绿色数据中心PUE优化、产教协同机制构建等前沿课题,让参训人员充分汲取行业最新知识;实践环节安排了成都超算中心实地参访以及真实场景技术实训,增强其实际操作能力;还通过案例研讨的方式,集中攻克产业发展中的痛点问题。整个课程体系将“学—练—研”有机贯通,全面强化参训者的绿色算力技术应用能力,同时提升其产教融合教学设计水平,致力于培育出一批兼具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有效破解产学对接难题。
作为西北地区首个政校企协同开展的绿色算力师资培养项目,此次培训的开班标志着我市“智力引擎”工程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未来,西宁市将进一步深化政校企三方协同育人机制,持续输出既精通理论教学又熟悉产业实践的专业师资,以高规格、严要求打造本土化的绿色算力师资队伍,为后续大规模的人才培养筑牢根基。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培训建立了长效赋能机制,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市人社局将实施“训后跟踪+精准扶持”的闭环管理模式,通过建立学员成长档案、开展校企联合考评等动态跟踪体系,加速知识成果向产业效能的转化,切实构建起产教协同发展的良好生态。【记者 刘瑜】
机制牵引 体系重塑 科技赋能 河北省树牢新警务理念推动公安工作提质增效
2025-04-15 12: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