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深圳故事|唐治红:13224小时,这是深圳给我的“志愿勋章” 发布时间:2025-04-29 10:47:00    0人浏览

深圳新闻网2025年4月28日讯(记者 邱嘉熙 张金)12年,13224小时,是志愿者唐治红的志愿服务总时长;8年,2920天,是“河小二”唐治红的巡河护河记录。这两个数字,串联起一名普通治安队员向“全国最美民间河(湖)卫士”蜕变的历程,也丈量着一名深圳志愿者的初心与坚守。

从“治水小白”到“护河卫士”,创新守护碧水清流

1997年,唐治红来到深圳市坪山区龙田治安队工作,看着单位门口黑臭的田坑河,他总是想起乡下老家清澈的河流,早已把坪山当成第二故乡的唐治红时不时思考,如何才能让这条河流变得清澈起来。

2017年,共青团深圳市委员会发起“河未来·益起行”志愿服务项目,唐治红积极响应号召,发起成立了龙田护河志愿服务队,带领大家巡河护水,成为一名“河小二”。刚开始唐治红完全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是一个“治水小白”,成为龙田护河义工队队长后,他每天早晚两次到辖区河边,步行近2个小时巡河“打卡”。并在巡河中总结出“一看、二闻、三拍、四传”的巡河要诀,在志愿者群体中广为传播。

八年来,每天坚持护河巡河已经成为唐治红的“必修课”,寒来暑往,风雨无阻。如今的田坑河早已摆脱当初黑臭的情况,水质环境大大提升,护河志愿服务队也从当初的20人发展壮大至现在的500余人。因为在护河巡河方面所作出的突出贡献,唐治红被评为全国“民间河湖卫士”、全国百名“最美生态环保志愿者”、广东省“十佳最美河(湖)长”。

从“一人行”到“众人行”,凝聚志愿服务合力

“哪里需要志愿者,我就带着大家去哪里,一起干!”2013年,唐治红偶然看见一群“红马甲”正在开展志愿服务,一颗志愿的种子在心底生根发芽,便注册成为一名光荣的“深圳志愿者”。一件红马甲,一穿就是十几年。

由于辖区龙田小学路口交通情况复杂,安全隐患较大,唐治红主动找到学校领导申请成立家长志愿服务队,在龙田小学路口进行交通引导服务,守护学生上下学安全。2013年至2017年,作为家长志愿服务队队长的唐治红每天在学校门口风雨无阻,从未间断的开展志愿服务。在唐治红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加入志愿队伍中来。

一个人的坚持,延伸成了一群人的公益。2022年1月,唐治红志愿者工作室正式成立,这是坪山区首个以志愿者个人名义命名的工作室,已经成为团结周边志愿服务力量的中心。目前唐治红工作室成员已有1500余人,所统筹整合的志愿服务队伍已扩展至27支分队,覆盖巡河护河、交通文明、垃圾分类等领域,累计组织开展了1900余场志愿服务,参与志愿服务3.6万余人次。

截至目前,唐治红累计志愿服务总时长达13224小时,志愿服务早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面对广东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最美志愿者”、“广东好人”、深圳市“最美志愿者”等荣誉,他总说:“河道里少一片垃圾、城市中多一个微笑,就是给我的最大肯定。”

如今的深圳,超400万注册志愿者正以行动诠释着“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做志愿者”的城市温度,而唐治红的故事,恰似这座城市奔腾向前的河流——既有滴水穿石的韧劲,更涌动着生生不息的公益力量。来源:深圳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