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饭煲不能用了?会诱发肝癌?好的电饭煲该怎么选?一次说清 发布时间:2025-03-10 00:31:12    100人浏览


最近,退休在家的方阿姨一直忧心忡忡,事情还要从前几天在菜市场碰到自己的老同学——刘阿姨说起。从刘阿姨那,她听说了一件事情:电饭煲不能用啦,世卫组织都说了,电饭煲有毒,吃了电饭煲煮出来的饭,容易得肝癌。

事情真的像刘阿姨说的一样,使用电饭煲就容易得肝癌吗?让我们用科学的态度去一探究竟吧~

一、电饭煲真的会诱发肝癌吗?

电饭煲真的是人类健康的杀手么?答案是并不是。

大家对于电饭煲的担心,主要在于它的内胆制作材料,大部分电饭煲都会使用特氟龙涂层来达到防粘黏的作用。特氟龙又被称作“塑料王”,它被广泛运用在各种炊具上。

对于特氟龙的安全性,质疑声一直从未间断。那特氟龙真的会诱发肝癌么?

一般来说,特氟龙本身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其熔点高达327℃且具有抗酸碱、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在正常烹饪时,特氟龙并不会发生变化。

这时,也许有人会提到全氟辛酸铵这个物质。全氟辛酸铵具有一定的致癌性,它会被运用在制作特氟龙涂层中,主要作用是将特氟龙牢牢固定在厨具表面。

不过,可以让大家放心的是,虽然全氟辛酸铵具有一定的有害性,但只是在水源受污染时才会表现出来,并且在制作特氟龙涂层的过程中,经过加热,绝大部分全氟辛酸铵都已经被破坏掉了。

因此,当我们使用合格的、符合国家标准的电饭锅时,并不会诱发肝癌。

二、如何挑选电饭煲?

面对琳琅满目的电饭煲,我们又应该如何挑选呢?除了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容量、特色功能外,最值得大家关注的就是电饭煲的内胆材质了。电饭煲内胆直接接触食物,它的材质和品质好坏至关重要。

目前来说,主流市场上的电饭煲内胆主要有以下几种材质:

1.铝制内胆:

铝金属的导热性很好,可以与多种金属进行复合。因为纯铝接触食物后,容易溶出,所以纯铝材质的内胆已经逐渐从市场中淘汰,目前还有的为铝制复合型内胆,我们在挑选时,需要特别注意内胆的具体成分。

2.不锈钢内胆:

不锈钢具有抗锈蚀的优点,质感坚实耐用,一般不会使用防粘涂层,但也正是因为没有使用涂层,所以在煮饭时,米饭比较容易粘黏在电饭煲上,不太方便清洗。

3.陶瓷内胆:

陶瓷是一种天然的无机材料,具有耐磨、稳定性强、抗腐蚀、保温性好等优点,但陶瓷的热量传导速度较慢,也就是煮一锅饭的时间较长,效率不高,且陶瓷容易在日常使用中出现破损的情况,因此需要谨慎使用。

4.复合材料内胆:

这也是近些年广受应用的一种材质,它可以由不同材质组成,如钛金内胆、陶晶内胆、黄晶内胆等,它的优势就是在于受热均匀、耐磨性好、防粘黏、易清洗。

总的来看,各种内胆材质优缺点不同,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进行选择。

除此之外,我们需要看电饭煲是否具有安全保护功能,例如过热保护、自动断电等功能,以确保使用安全。

在选择电饭煲时,还需要注意是否是符合国家标准的合格产品,如是否标有3C标志,电饭煲的商标、型号、具体参数、生产厂家等是否明确,以避免买到劣质假冒的产品。

三、如何正确使用电饭煲?

在我们挑选到适宜的电饭煲后,是否就一劳永逸了呢?答案当然是不是,学会正确使用电饭煲,才能真正地避免出现危害我们健康的事故发生

1.学会正确的使用顺序

在大家的印象中,使用电饭煲煮饭,无非就是淘米、煮饭这么简单,但其中正确的使用顺序,你知晓吗?

首先,我们需要在电饭煲断电的状态下,将清洗好的食物放入电饭煲中,放置内锅时,需要将外层残留的水分擦干,然后盖上盖子,随后才能接通电源进行烹煮。在食物煮好后,则先要切断电源,然后取出食物。

2.学会正确的清洗方式

清洗这项工作看似很简单,其实大有门道。当内锅还有热度时,应该避免使用冷水进行冲洗,因为这会容易使得内锅在冷热交替后,导致涂层变形,会加速涂层脱落的速度,影响电饭煲的使用寿命。

我们可以使用清水以及日常的厨房清洁剂进行擦洗,但需要避免使用钢丝球等坚硬的清洁工具,因为这样一不小心就会破坏掉内胆上的涂层。

同时,也不要忘记清洁电热盘,当饭粒或其他杂物掉落到电热盘上时,需要及时将其取出,避免下次使用时二次加热,影响到电饭煲的导热接触。

3.切忌不要“空烧”

有的时候,我们会因为一时大意,将电饭锅进行空烧,这种行为是非常危险的。这不但会影响到电饭锅的使用寿命,同时在空烧的过程中,容易发生“聚合物烟雾热”,从而危害到身体健康。

4.定期更换锅具

虽然电饭锅内胆的涂层稳定性强,较为耐磨,但长时间使用后,涂层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和脱落。虽然摄入少量的涂层微粒并不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但如果涂层发生大面积剥落,还是建议及时更换新的锅具。

一般来说电饭煲内胆的使用寿命为3~5年,可以根据具体的使用频率进行考量。而整个电饭煲的使用寿命约为7~10年,老化的电路存在着极大的危险系数,因此需要及时更换。

四、真正导致发生肝癌的“杀手”又是谁?

既然,我们已经为电饭煲“洗清冤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究竟哪些才是倒是肝癌发生的真正诱因。

1.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与肝癌密切相关,它是诱发肝癌的最重要因素。病毒性肝炎病毒会感染肝细胞,使其受到损伤和炎症反应。如果炎症得不到控制,就会导致肝细胞不断死亡和再生,从而增加肝细胞突变和癌变的风险。在我国,导致肝癌发生的因素中,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感染是最常见的因素之一,约有90%的肝癌患者都曾经有过病毒性肝炎病史。

2.酗酒

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解毒器官,长期饮酒会加重肝脏的负担。酒精本身的毒性,能够直接损害肝脏细胞,导致肝细胞的死亡和癌变。

同时,酗酒会影响肝脏的代谢和解毒功能,可导致一些有害物质在肝脏中积累,也会增加肝脏损害和癌变的风险。此外,酗酒会促进肝脏纤维化和肝硬化的进程,导致肝脏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增加肝癌的发生率。

3.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是一种由霉菌产生的有毒物质,主要存在于发霉的谷物、坚果、肉类、奶制品等食物中,如玉米、小麦、花生、大豆、稻米、豆腐等。

这是一种毒性很强的致癌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危害,主要表现为肝脏损害和免疫抑制。世界卫生组织将它定性为人类的Ⅰ类致癌物。如果长期食用发霉、变质的食物,很容易造成慢性黄曲霉毒素中毒,引起肝炎、肝硬化和肝癌等疾病,从而诱发肝癌。

4.肥胖

随着我们物质生活的提升,肥胖人群也越来越多。

肥胖容易引起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众多心血管、内分泌疾病。

殊不知,肥胖和肝癌还息息相关。有研究证明,肥胖者体内存在相关的肝癌诱发机制。同时,肥胖往往会导致脂肪肝,脂肪对干细胞具有一定的损伤作用,使得肝脏组织发生炎症,进而出现纤维化、硬化,甚至会逐渐发展为肝癌。


五、预防肝癌,我们应该做什么?

1.重视饮食

保持饮食的多样性,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如菠菜、西红柿、苹果等,在肉类选择上,尽量选择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如鱼虾、蛋奶等。

对于发霉、变质的食物,一定要及时清理掉。

尽量少吃烟熏、腌渍的食物,比如熏肉、腊肠等。避免饮酒或减少饮酒量,因为长期大量饮酒是肝癌的一个主要危险因素。

2.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保持健康的体重,养成早睡早起,规律作息的好习惯。每周至少150分钟的有氧运动,我们选择一项适合自己的运动,如慢跑、游泳、羽毛球等,尽可能把运动融入日常生活中。

3.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如果本身存在肝炎、脂肪肝或其他肝脏疾病的家族史,或者暴露于肝脏损害的危险因素,如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应定期接受肝功能和超声检查等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