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村医”换了“新装备”│织金县乡村医疗惠民再提速 发布时间:2025-04-05 21:04:00    0人浏览

“董医生,快帮我看看,听大家说可以扫脸,我的怎么不行?”3月29日清晨,织金县熊家场镇群潮社区的卫生室里,60岁的杨大虎好奇地凑近一台方方正正的设备。

“杨大爷,您别急,这是咱新安装的医疗综合服务终端设备。过来点,站这儿,脸对着屏幕,眨眨眼。”村医董仕云闻声从里屋走出来,笑着迎上去,边说边熟练地打开设备,“第一次用要先激活,以后就方便啦!”

话音未落,设备“滴”的一声,杨大虎的医保结算情况便清晰地显示在医疗综合服务终端机屏幕上。

“哎哟,真神!”杨大虎说,“以后不怕忘带卡了,看病、买药来刷个脸就行,省心!”

“群潮社区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下的基本是老人和孩子。在这小小的村子里干了10多年,现在算是一名老村医啦。”董仕云介绍说。

“过去,群众看病拿药,虽说有医保,可手续烦琐,尤其是一些老人,记性不好,常常忘带医保卡,或者记不清密码,每次都得折腾好半天。”以前每当遇到这样的问题,董仕云也只能跟着干着急,却又没办法。

去年,织金县里给董仕云的卫生室装上了医疗综合服务终端设备。

“现在‘新装备’一扫,病人信息啥都有了。”董仕云语气里带着感慨,“咱社区卫生室纳入医保定点管理,还配上了这扫脸设备,接的是医保网络专线,大家看病报销方便多了。”

这变化背后,是织金县打通医保服务“最后一公里”的攻坚。2024年,该县将推进村卫生室定点管理作为方便群众就医和实现医疗保障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以部分村卫生室为试点,配备了医疗综合服务终端设备,并接入医保专网。

“山高路远不是借口,我们要让数据和政策替群众跑腿。”织金县医保局副局长汪平丽说,“目前来看,试点效果不错,会进一步在全县的村卫生室铺开。”

“董医生,听说咱这儿能刷脸看病了,是真的不?”这边董仕云刚给杨大虎看完病,社区群众明仕朋走了进来。

在董仕云的帮助下,明仕朋买了药,并顺利完成医保结算。他说,“这可真好,不用坐车去大医院,咱农村人也跟上时代潮流了。”

为了让村医们更好地掌握新设备的使用方法,以及熟悉医保政策,织金县里还定期组织业务培训,董仕云每次都积极参加。

“培训的时候,老师讲得详细,从协议管理费用结算,到异地就医备案,再到医保电子凭证激活和使用,都手把手教我们。现在咱也能给大家提供更专业的医保服务了。”董仕云说。

在强化服务保障的同时,织金县也没有放松基金监管。2024年以来,采取线上利用大数据和智能监管系统等筛查疑点数据,线下查阅药品进销存等方式,对村卫生室医保基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处理了17家村卫生室,追回基金6588.79元。

“现在,村民们看病方便了。”董仕云心里满是感慨:“时代在进步,咱村卫生室也跟着升级了。‘新装备’不仅方便了乡亲们,也让我的看病更高效了。以后啊,我得把它利用好。”

新装备它不仅是技术的进步,更体现的是对人的深切关照。在织金县,和董仕云所在的卫生室一批配备医疗综合服务终端设备的村卫生室还有21家。村医们在新设备的助力下,让群众享受到了更优质、更高效、更便捷的医疗服务,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政策带来的温暖。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章龙

编辑 汪瑞梁

二审 谢朝政

三审 李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