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东盟?也许还有人混淆着东盟与东亚的概念。东盟的全称,是东南亚国家联盟,包括10个成员国,是世界第三大市场、第五大经济体,以及与中国互为近五年来最大贸易伙伴。今年中国元首外交起笔的东南亚三国,是东盟重要成员,也是中国周边外交重要构成。
从东南亚三国扩展到东盟多国,基建助力物流、物流催动贸易、贸易带动产业、产业带动发展,发展带来货币与地缘发展的话语权……这一稳定而繁荣的发展链条让中国与东盟不但走得近,而且走得特别实。深入的互利合作,形成的是越来越稳固、紧密、蓬勃的经贸关系。
越南:即将与中国“车同轨”
中老中越铁路国际冷链货运班列 图源 新华社
中国是越南最大贸易伙伴,且中国已连续20多年保持越南最大贸易伙伴地位,2024年双边贸易更是突破2600亿美元。
中越目前颇受瞩目的项目莫过于这条铁路:老街—河内—海防电气化铁路。越南国会2月19日表决通过关于老街—河内—海防铁路项目投资政策的决议。这条铁路如同源源活水,连接越南北部与中国西南,将中越贸易更紧密维系在一起。
这条铁路有一个关键细节耐人寻味——铁路轨距1435毫米,这是中国境内铁路的标准轨。相比之下,由于殖民历史原因,法国人在越南留下的是“米轨”——宽度只有1000毫米,运能和速度远不及标准轨。中越跨境运输一旦涉及米轨和标准轨换轨,时间就大大延误。可以说,这次“车同轨”的重大选择,是越南加快与中国更紧密互联互通的决心。
此前中国—越南双边合作指导委员会还签署关于跨境标轨铁路合作项目的政府间协议。协议敲定了中越共同修建的另外两条标准轨铁路:谅山—河内、芒街—下龙—海防铁路。路的沿途,聚集越南众多高新技术园区和大型企业, “三路齐发”,将大幅提升中越两国联通效率。
越南建设部部长陈宏明最近访问中国时表示,越南党和政府在落实两党两国在铁路合作与互联互通的共识方面具有极高的政治决心。“极高的政治决心”,这个表达在越式语境中尤显郑重与坚定。
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项目举足轻重
2023年3月6日马来西亚东海岸铁路(马东铁)关丹隧道施工现场。图源 新华社
中国连续16年为马来西亚最大贸易伙伴,在东盟,马来西亚是最早响应并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合作的国家之一。
心相近,是中马交往的一大特色。2024年底,马来西亚默迪卡民调中心发布最新数据显示,马来西亚民众对中国好感度显著上升。受访者包括52%的马来人、29%的华人、7%的印度人、6%的穆斯林土著及6%的非穆斯林土著,有广泛代表性。84%受访者认为中马关系发展良好。与此同时,民众普遍认可中国在马来西亚的投资,82%受访者认为中国的投资为马来西亚带来利好。
要想富先修路,这一理念在马来西亚同样适用——东海岸铁路项目举足轻重。全长665公里,跨越4个州,项目意义并非只是一条铁路,它被视为连通马来西亚东西海岸的“陆上桥梁”,建成后将填补马来半岛东西岸没有铁路贯通的空白,串起沿岸港口,跃升当地经济。铁路施工难度很高,咽喉工程云顶隧道长16.39公里,施工环境复杂,中国输出的两台超大型盾构机不舍昼夜,快速掘进。东海岸铁路为马来西亚及周边创造超过1.8万个就业机会,给当地民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
柬埔寨:云壤港联合保障和训练中心探索新模式
4月5日,柬埔寨军人参加中柬云壤港联合保障和训练中心挂牌仪式。 图源 新华社
中国连续多年是柬埔寨最大外资来源国和最大贸易伙伴,中柬合作始终热度不减。基建方面,4000公里公路、10多座跨河桥梁、总灌溉面积约42万公顷的水利项目、8000多公里国家电网和农村输变电线路,将大大提升首都金边旅游接待能力的德崇国际机场……柬埔寨国家面貌焕然一新。
近期,中柬两军合作的云壤港项目备受关注。中柬云壤港联合保障和训练中心4月5日挂牌运行,中心将用于保障两军开展地区反恐、联合训练等。中国国防部表示,中心建设和使用不针对任何第三方。中国军事专家邵永灵认为,联合保障中心为中国海军在周边海域的行动提供便利,有助于维护地区稳定和发展。云壤港提供了一种探索模式,既满足我军海外保障的需求,又充分尊重所在国家领土主权,体现出共建共用,协调两国乃至更多国家利益的特点,而并非排他性的军事基地。
德崇富南运河项目对柬埔寨发展影响极深。德崇富南运河连接白马省海港至金边港,全长180公里,横跨4个省。长久以来,柬货物出海通道并不顺畅,运河开通后将大大促进物流效率提高。柬埔寨首相洪玛奈2024年5月30日宣布运河为“全民族项目”,因为所有柬埔寨人都明白,它将使每个人受益。
中国与东盟:基建、贸易与产业、货币
从东南亚三国扩展到东盟多国,基建助力物流、物流催动贸易、贸易带动产业、产业带动发展,发展带来货币与地缘发展的话语权,这一稳定而繁荣的发展链条让中国与东盟近邻走近走实。
也许没有谁比中国更懂得如何克服艰难,修路架桥。在地形复杂气候多变的东南亚,中国承建项目飞速、坚定地进展,不断带给项目地区一个又一个惊喜。而这正是因基建落后严重制约经济发展的东南亚所急需的。可以说,中国投资与中国建设在东盟稳步推进,解决的是困难,带来的是希望。相比之下,实际运行中美国的承诺多次被证明是口惠而实不至,难以为东南亚经济发展提供太多实质性帮助。《南华早报》称,这些合作进展表明,中国在东南亚的基础设施建设处于高速推进阶段。
中国与东盟产业互补性强,在许多国家呈现嵌套模式。近年来,中国对东南亚投资的步伐显著加快,主要覆盖机电仪器设备、化学工业、纺织服装等产业,产能合作不断深化。早些年,中国鞋类产业、纺织服装产业、手机零部件的组装制造向越南、印尼、柬埔寨等国家延展,互利共赢。近几年,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在绿色能源、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也不断升级。2023年1—8月,中国品牌占据泰国纯电车型80%左右市场份额。比亚迪以及上汽、长城、长安等多家车企已宣布在东南亚建厂。
与贸易紧密相关的是货币,伴随着基建、产能的高能输出,越来越多东盟国家在持有人民币。从金融角度看,何止越、马、柬三国,目前所有东盟10国均已加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柬埔寨、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泰国更将人民币纳入官方外汇储备。中国与柬埔寨、印尼、越南签订双边本币结算协议;与印尼、老挝、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签订货币互换协议;中国还在老挝、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建立人民币清算行。更紧密的金融合作有助于稳定地区金融环境、减少美元变动带来的负面影响、保障本币的稳定性,其深远意义不言而喻。
这些年,中国在东盟的合作成果,已成长为足以抵挡风沙的参天林树。那些无惧艰难修出的路,架起的桥,拔地而起的工厂,那些不拒细壤点滴汇聚的巨额贸易,织就了韧性极强的纽带。这种结结实实的“在一起”,绝不是所谓“选边站”之类的挑唆能拆解的。
(国际时事观察员 王文珏)
“去中国是我的梦想”——孔子课堂助力斯里兰卡学子拓展人生机遇
2025-04-20 21:52:00